时隔多年,又拍到「闪电」
时间:2023-6-11 23:18 作者:独元殇 分类: 神奇文字
今天晚上,河南北部懒洋洋的天气突然风云骤变,全天轰雷掣电、雷电交加,地面风也很大。
我看着外面这恶劣又舒服的天气,还有那隔一会儿就闪一个“辉光”的天空,突然想到,拍个闪电吧。
闪电不难拍,但拍闪电的机会很少。
毕竟想这种雷阵雨天气,肯定不能天天有,一个月都不一定有一次。
有很多人都以为,拍摄闪电一定是技术活吧,得一直守在相机前,在闪电那一刹那按下快门才行,因为在人的刻板印象中,闪电是个很短命的东西(100 毫秒左右),估计在摄影师 William 在1882年9月2日在费城拍摄的世界上第一张闪电照片前,人类从未以一种“静物”的姿态欣赏这种自然景观。但实际上拍摄闪电很简单......
其实就是「长曝光」。因为,天空很黑,所以相机拍摄时,必然要以「低进光量」的那种方式来拍摄,也即是「长曝光」,长曝光不像普通拍照,几十分之一秒就结束了,而是很久很久,5s、20s 这种时间长度。
「长曝光」期间,比如 5 秒内,镜头前能照到的任何画面都会被重叠记录在相机感光元器件 CMOS (或 CCD)上。
闪电也会,闪电作为一种亮度高反差物体,一道闪过会以很清晰的图像被刻到图像信息里,即使只有几毫米。所以只要调好焦按下快门长曝光,就可以坐到一边等闪电自己来送上门了。
ok。来欣赏一下吧。不过因为这种天气不够恶劣,两闪电之间的间隔几乎有长达一两分钟,所以并没有捕捉到很多,只有两次。
以下两个是相机拍的 JPG 原片(不是 raw,而是相机 + 我多年前瞎调配的风格预设混合而出的相机直出,白平衡没弄,颜色很偏红)。
参数都是:相机是 Canon EOS 750D EF-S18mm 、快门速度 13s 、ISO 100、F3.5
(唯一遗憾的是,光圈设的太大了,一般像拍风景,光圈应在 8 --- 10 ,这样成像会更锐利。不过无所谓,都是玄学。)
△ 第一个,很小很小的闪电。
△ 第二个,很霸气的劈天长利剑
但,相机直出肯定没意思,于是我便打开相机另存的 RAW 文件,稍微调了调第二张劈天剑。
RAW 格式就是一种体积更大的照片文件,Canon 的后缀名是 .cr2。与普通 JPG 文件区别是,普通 JPG 照片也就 一两 MB,而 RAW 一般有 30MB 左右,没错,很容易能想到, RAW 格式储存信息更多,而 JPG 格式更易于分享。
或者说 RAW 就是一种数码底片,里面有丰富的明暗和色彩信息,很多信息在拍摄时 拍照人 不一定顾得上来,而一个良好的 RAW 文件可以帮 拍照人 在后期有更大的调整余地。这也是为什么专业摄影师还是喜欢使用微单和单反,因为相机专业的 RAW 文件是相机一个难以被替代的理由。
△ 这个是调了调白平衡等,还有高光和阴影,以便符合当时人眼真实看到的情况。
但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照片(纪实领域另说),因为夺眼球的地方太多了,观看者看到后第一眼是看闪电.... 还是右下角的贫民窟筒子楼?抑或那下面的荒地?抑或璀璨的灯火......
而且右下角的乱糟糟的灯光污染,形象杂乱,让这张照片直接被处死。
△ 但,作为一次 PS,一定要做一个艺术摄影作品,这个就是艺术化了一下,随便编点什么所谓“意境”哈哈 😄:地面建筑世界略带云雾迷蒙的感觉,而且色若死灰,让人觉得已经沉睡破败很多年。突然一道充满希望、能量的疾电之光过来了,将这个被遗忘的地方给照亮了,此时此刻每个像素点都在努力告知这是一个重要时间点的开始,可是未来究竟会怎样呢...... 。
至于构图...... 黑漆漆一片,取景器什么也看不到,到 PS 里后都觉得是宝,也没觉得哪里需要裁剪或删除了,画面纯洁不纯洁也不重要。纪实为重,用工具删删减减就不真了。感觉还行,挺平衡的,像一棵被锯倒的树。
但有一说一,这种照片构图实在太差,没办法,闪电太少了,固拍的照片太少,很难补救......
不是专业的摄影师,就这样.... 凑合一张吧。
..... 裁剪一下试试??
推荐阅读:
像这种一般 iso 自动,光圈自动(或者调成 8),然后快门用 B 或者调成十几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