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时间:2022-6-5 14:25 作者:独元殇 分类: 无
今天来畅想一下以后。
这几天每天都写,主要是防止脑子变得退化。
我心知肚明,自己的文笔很幼稚,这里的幼稚非彼幼稚,就是单纯的幼稚、文章里到处弥漫着尬味。这也没办法,其实不仅在写东西上,在印象中从小到大的生活,开口讲话、与别人交谈也是尬味十足。并不是年少时说话幼稚都幼稚,而是在当年同龄人团伙中,幼稚感也是比他们明显更强烈一些。
自己之前也一直以自己在自我写作中短时间内能产出极大篇幅的文章为骄傲,但是细细一读,会明显发现自己写的东西与任何别人都有明显的区别,就是有种尬味。或许是自己刚写完对文章内容尚有熟悉,也或许真的有区别。当然也与我一直服用不同的药有关。(真的,药物真的会明显影响人的思维,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
久了后自己就很害怕在很多地方写东西。比如写一个明明会在公众场合刊登的内容,自己会支支吾吾半天编不出一句像样的话。看着别人在一些工作号或者其他地方那种引人入胜的语言,很是羡慕。
于是现在每天晚上回到宿舍,把电脑往腿上一放,坐在床上,就多练练键盘写字吧,反正也没啥坏处就当娱乐了。
那么就继续畅享未来吧。
未来对于笔者我个人的意义有两种,一是世界未来,一是我的未来。
先说世界未来。世界,不像一个一次函数一样,稳定的一直向前发展,更像是一个随机点缀着峰谷交错的直线一样,大部分是直线,极少数年是峰谷交错。其实现在这个时代一定意义上,真的挺可怕的。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真的是前无古人,在 1900
年之前,东方一直犹如那些旧清朝老照片里的样子一般,过着很稳定的生活,虽然有不同的统治者统治着那样一个个王朝,但是大概从 2000 年前一直到
1900
年,东方的生活可能也就那个样子。这个不知道,那时候没有照片,去真实来感受那个时代,只能像福尔摩斯一般去触摸那些博物馆里的东西。但是,在国内的历史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出众的发明出来,只是一些小物件,甚至都是大部分穷人(或普通职业的人)接触不到的发明。
一直都很稳定,可以说平坦如水流。
西方不一样,西方的社会是分散着的发展,战争与国内一样也很多,但生活风格不能说大范围的生活是一样的,它们地形太复杂了,部落太多了。而古中国的生活若以人员多的居住划分,生活风格可分为南方与北方,大体上是这个风格,而西方大抵却是很多很多风格,不过估计也是千年(公元0
--- 公元1000)不怎么变。
文艺复兴后又有了很多写实的画作,让我们能清晰的近似照片一样看到 600
多年前的古人生活的样子,当然国内也有,不过意境感偏多,人很难能凭其东方的画作想象出其真实的历史画面。然而一切都是人尝试去利用自然力量的开始为开始。从文艺复兴后,人类历史在沉睡了三千年后开始走坡度极高的上坡路,又是工业革命、古典音乐、又是《自然哲学的数学思想》。东方虽然凭借贸易会感受一星星西方技术炸裂的魅力,但大部分时间还是不怎么变化。
人之所以在自然界中如此独特的发展,估计也是因为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的某一秒开始,在一个小部落里开始,或者像《人类简史》里讲的复杂的故事。不过可以证明的是,人类历史就是一条线,零零星星布满了很多突然高耸入云的峰或谷。然后峰谷左右的线的高度则有点差异。或者其他什么我也说不清。总之,世界开始变了。
当然,十九世纪估计还不怎么有变化,地球上大部分人都不觉得十年、十年的有什么,一样是没电,可能那时候有报纸了吧,当然,历史书上对这个时代讲的肯定没二十世纪多吧,对!二十世纪是一个很厉害的世纪,估计觉得其发展比之前几万年的人类发展都丰富,不仅是各学科都在二十世纪基本定型,更是二十世纪真正意义上诞生了计算机。
二十世纪真是一个奇妙的世纪,不仅伴随着战争,而且每一个十年其科技、文化、政治都有着及其翻天覆地的变化,没错,不仅有科技,几乎涉及到人类的一切都在变化。换句话说,人类的生活风格也在跟着有着巨大的变化,像《星际迷航》里说的:回想小时候那个时代,几乎每天都有新事物被发明。
如今二十一世纪开始了,从我前年上次跟堂兄和一个亲戚深夜在某个大澡堂里一个桑拿屋躺着玩手机的某一秒起,2020
年开始了,二十一世纪从那一刻过去了五分之一。这二十年更可怕。仅东方、国内,人类的生活风格在建国后好不容易稳定了一个像样的样子,但是因为网络和硅芯片算力的提升,国内或者说西方人类的生活风格从
2010 --- 2020 年这个十年发生了及其巨大的变化。
现在有60后的生活、80后的生活、90后、00后以及尚未成熟的10后的生活,紧挨的这么紧,而且每个都独一无二,无比独特,可能这是人类历史这么多年来唯一一个如此密集的又有着生活风格差异极大的时代吧。
智能手机和网络的侵入让几乎所有中年人及之下年龄的人被这个新的不成熟的事物奴役,就像 X
光刚发明时被西方滥用,大街上到处都是透视小装置如“试鞋”使用 X
光透视辅助等,后造成极其惨重的代价,那么多人得各种奇怪的病,癌症都是最轻的,我真的不知道智能手机 +
互联网究竟会对未来世界产生什么影响,总之这玩意看起来是安全的,但是腐蚀人的心灵这个是事实,这个东西短短三四年就控制了整个世界,一个没有经过哪怕二三十年被世界验证的玩意直接横向出现了,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没人知道,但资本家和资本世界的高管知道,这玩意像是一个魔鬼一样无敌的存在,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权利以及其他满足感。并且一旦成就一个神话,几乎无人能“公平竞争”方式再次打败你。
我们都太乐观了,认为世界的高层都是一些神一样的人在领导,所以跟着他们,无论这个世界怎么发展,必将会稳稳的握住这根人类进程上的绳子。但其实对他们很不公平,古代世界一直发展很平和,各种县令、朝廷官员都隔上几年就因为各种事情发愁不止,最后还不是是流水的官,没一个能真正实现永恒的权利和真正意义上稳定的社会局势,如今,每个人所拥有的力量都堪比古代一大群人,甚至有些现代人利用工具,能完成古代一个城的人力、人的脑力实现的效果。每个人都是神的时代,加上电脑、互联网及各种互联网终端工具(手机),谁有底气能说知道如何去正确管理这个社会、世界呢?这是一个高度未知的世界!古代确实是信息闭塞,无法精密分析各种过往的经验,但是古代一个人从0岁活到70岁看着一个生活风格不怎么变化的世界,难道不比现在这样面对一年更一年新颖的世界,管理起来更容易策划吗!
......
但是,又如我们所见,2017 年一直到 2020 年初,世界又停滞了。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可能这个范围可以拓展到 2022
年,所以,未来是会如之前的又是未知的恐怖大撕裂还是就这样终于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又遇到了瓶颈,之后便是稳定的一直到 2050 年的生活风格像
2022 年不再大变呢?
(未完待续)
今天继续写,就像一个营养不良的病人,之后的饮食每餐多加根鸡腿、加个大鸡蛋一样的小事,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不行,那就闲着没事干多敲一些莫名其妙的文字,敲着敲着或许能练的更好吧。
药物大概也会影响脑力,我这几天感冒挺严重(一节课能弄半抽屉擦鼻涕的卫生纸),刚才刚喝了感冒胶囊,有点要晕睡的感觉。不过无所谓,根据我这破体质,就算感冒胶囊能催我入眠,我也睡不着,况且舍友还都在热火朝天的打游戏呢(声音很吵)。
那么继续说。
我们目前所处这个时代,我有点发愁,未来会怎么描述呢?可能在国外不会很一样我不知道,我认为国内可以把 2010
年划为一个很重要的标志点,我估计也是公元 3000
年前很重要的一个点。我们现在很难发觉到,这是个多么神奇的年代,我们或许也会很难会想到,我们在未来也会被称为像秦朝人、宋朝人那样的古人。现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太“现在”了,以至于我们都忘了我们也会成为“古人”。
敢想吗?我们现在每天所产生的数以万亿GB的照片、视频,可能会被流传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万年。很远的未来人看这些会有什么感觉?我们无法有这种概念,像素级的看一个唐朝、宋朝、2000年前、2,000,000,000年前的录像,那些魔幻的时空交错的感觉。在b站上能搜索到100多年前的清朝录像,观看那些视频就足以让我觉得惊奇。我身体上的一切原子都与宇宙同龄,虽然我身上这些东西确实经历过几万年前、几百年前,甚至清朝录像的一百年前的时代,但是我的思维却对过去毫无概念,看那些录像会觉得说不出来的很奇妙。
而这个时代的开端,也就是录像历史的开端,如果在五百年后被定义其起点,或许不会是 2010 年,但是 2010
年前的录像相对来讲真的很少,2010 年后 3g
网络、移动手机、储存设备的发展等造就了几乎所有人都有的录像权利,在此之后,逐渐每一年,世界的大部分角落都每时每刻都有景色被记录,每年都将是一个图像记载超级详细的时代。
我们过去了解历史的方式是阅读那些不疼不痒的文字,而未来的我们,了解 2010 年后的历史,将大部分通过图像。
我们制作了一个视频,或者一个电影厂商制作了一部电影,并分享给大众,此时他们所想的可能也就是这几年可能会有很多很多人看自己的作品,然而忽略了未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去看,这个维度可能长达几千年啊!如果某些网站还存在(当然这个很可能不现实),看到一个
2016 年的评论、下面有个 2039 年的回复,甚至还有个 2498
年的吐槽,我们会有什么感觉呢?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实在太新了,几乎没人能意识到这种类似的场景未来真的会出现,一切都以 2010
年开始,不得不说在人类历史中“现在”真的是一场巨大的生活风格变革的开端!可能此后一千年间的最大的变革!
没错,我使用的是一个词 “生活风格” ,或许这个词也会有其他的含义,但是这里的 “生活风格”
是这样定义的,就是整个世界的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以及生活的方式的一个较为独立、稳定了一段时间的概略,像 70 后童年的生活风格、80、90
后童年的生活风格、以及 00 后的童年的生活风格。
但或许是“几年”的生活也实在太久了,有的人甚至凭着直觉,小笔轻轻一勾勒,概括了人的一生:出生、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高中、大学、结婚、买房买车、生娃、让娃上幼儿园、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结婚、买房.....循环不断。这就是典型的认为这个生活风格一直不在变化,认为我们犹如古人一样,几百年来,生活几乎一个模样,其实不是的,小学、初中、高中这些也只是近几十年才普及的,而这个只能说明现在这个时代不同年龄段的人的生活模式,但不能就这样一生一直这样循环的写,因为未来,生活风格会改变太多太多了,打个比方,可能连小学这个概念未来几十年或许会被其他的替代、或者直接消失。
但是这里有两个想法,一是未来的生活风格也会像80后、90后、00后这样频繁的发生明显分层的变化吗?还是会神奇的,想上一章写的那样,犹如人类历史中的一些峰谷以外的长久平直线.....
去年暑假,和一位朋友在餐馆吃饭时,我们偶然聊到了未来这个话题,当时我直接不假思索的给出一个大胆的结论:“就是未来10年、20年、30年都会与现在没有很大的区别,科技的发展现在基本达到了一个瓶颈,此后会是很稳定的生活状态。”确实,就拿代表产品手机来讲,手机在
2017 年后到现在,基本没啥太大的进展了,而那时候的世界好像也就和现在一模一样。出门扫个码,能满中国跑、买东西,一直到现在,安安静静。
虽然有了疫情,但过滤掉疫情的滤镜,生活方式也还是一模一样。我不否认疫情肯定会大大影响人们的生活风格,但那个属于特殊情况,潜移默化会改变很多,但是“生活风格”定义里的“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不怎么改变。
(未完待续)
突然觉得自己写的这些有点无聊哈哈。不过不管怎么说,之前“(未完待续)”给自己挖了个坑,还是要填完才行。希望今天能写完把。每天脑子里面稀奇古怪的想法那么多,老老实实照着编译成汉字说哈的能力得这样锻炼一下。
曾经思考过一番写出来的东西和读出来的东西之前是否应该遵循有相同的准则呢?我在b站上看到了余华的《文城》一书的朗读版,对于余华这样的文学界大作家,其产出的文字想必也是很精妙这样的把,于是躺下来听了一节。令我失望的是,余华作出的文字如果朗读起来,给我更多的感受是,很普通,感觉就是一般说话一样。
那说话难道就是写作吗。那是不是说明,外向的爱说话的人,其写的东西就会特别好呢?
根据上面两篇文章的铺垫,如果逻辑没错,那么未来是什么样子可以按照“生活风格”的迭代情况来推断。确实,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更是“生活风格”改变的几乎主要原因。因为科技一进步会让生活比之前的一个阶段更好(好是没有极端的,只有相对而言),如果引起小影响,会引来一次“生活风格”的小改变。或者科技进步实在太大,引起太多不同种族人的拥护与嫉妒,会爆发政治上的问题,并在其作用域来一次大更新,进而演化成彻底的“生活风格”大改变。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那么“生活风格”就将很难改变,可能几百年生活都一样。
(因为 2010 年是“生活风格”标志性改变的一年,所以老一辈人年轻时的经验很多都是一点用也没有。)
那么科技还会发展吗?科技的真正发展,需要靠大发明,不能将“小发明”也算进去,只能算两种,一种是对能源的大发明,一种是对战争的大发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也就“火药”算大发明。从古到今,有“取火装置”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发电机的发明、还有对战争产生巨大影响的“计算机”,原子弹,至于自
1970
年后每十年风格都变化,这个确实算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相比百年前,还只能算小变化,而这个变化不算主动变化,它只是来源于国外变化的“余震”,因为国外早已在生活风格上变化,全球经济流动迅速,我们肯定会被带动了。
然而 2010
年却是很特殊的,这一年后的变化,不是因为科技的某个大发明爆发,而是还是“计算机”的衍生的余震,是计算机发展中的算力的进一步提升,真的很可怕,在一定程度上能发展很久,并持续给予人类小惊喜,当各种小惊喜凑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化一个大惊喜,就像网络智能手机一样,2000
年是家用电脑、2010 年是网络智能手机,可惜的是,2020 年到 2022
年中旬了,世界还是没给过大惊喜。很简单,算力的提升确实是可怕,但是已经到瓶颈了,几十倍的提升可以通过物理累加来实现,几十倍意义不大,或许只能产生像个人电脑
-->
智能手机的小惊喜,如果要再进行一个科技大惊喜的话,我个人认为,起码得几千、乃至数十万倍的算力提升。而这个,如果没在新的大发明诞生之前,绝对是不可能的。我个人认为,21
世纪能实现这个估计很难,因为这些算力的提升需要很多学科共同在本质上有重大的更深一步的进步才行,算法确实可以弥补,但是很难能突破物理的限制。
我们之所以在 2010
年能享受到如此般的“神仙生活”,一定程度上靠上个世纪各学科进行了充分交融、发展、定型而产生的科技大惊喜的结果,但再怎么说,依然还是几百年前“发电机装置”大发明的余震。计算机有算力的提升,加速了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多个学科在一个百年内同时得到巨大的提升发展这些在人类进程中并不常有,也就
20
世纪整个世纪奇妙的整了一次,并伴随了半个世纪的世界级的战争,同时也是整个世界各成员真正意义上相互认识了解的一次,并彻底来了几次大决斗,代价很大,也是一个世界必然会产生的事。
但是类似于 20
世纪的世纪未来还会有吗?如果人类还存在很多世纪的话,也估计也很难了。政治、科技、文化的真正历练的一个世纪,很可能就这么一次。而“生活风格”的改变和发展,如果大改变,则需要“能源”或“战争”级别的大发明诞生,而小改变,则需要“算力”的大幅度提升,先说后者,算力的大幅度提升要挑战物理限制,目前我不敢说未来几十年会不会有实质性发展,即使有也会面临人类内部的巨大纠纷问题等,所以本世纪内估计很难了,而前者呢?在我认知里,有个叫“核能量”的玩意似乎很有潜力,但是它的危险程度,怕是我们也是知道的,我们对它的真正意义上的驾驭估计还需要很长时间。
人们在这个世纪如此喜欢幻想,各种科幻电影为我们设计好了各种各样的模板,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我们目前所使用的互联网,手机,计算机,这些只能可看做和我国古代某个时期开始流行的类似于木工一样的玩意,可能开始人们使用这项技术制作家具,成本低,坚硬耐用又好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其实它的发展也就至此打住了,之后我们可能也会制作更优美的木雕等艺术品,甚至形成一股文化,但不可能从本质上,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风格。
结论:其实说白了,可能凭借计算机程序等,我们的生活会逐渐改善,我们的城市等会发展得更大,但这个余震也最多持续十多年,到 2035
年基本就完了,再之后,科技必然会陷入长久的停滞期,本世纪不会再有什么惊喜产生了。至于更多的世纪会怎么做,这个没法预测。我们的软件 +
硬件可能会越来越精美,但是我们的生活风格必然还是像 2025
年差不多,上一篇中某个人神笔一挥写的人生概述循环可能真的要产生......(疫情现在毒性也在减弱,估计 2025
年会形成稳定的生活风格吧,至于像什么星际遨游,这个想想就行了)
不过不用悲伤,这个是最好的结果了,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是高度未知的时代,没人知道平静的生活下藏着多少炸弹。
其实我个人感觉科幻电影里那样子也没啥好的,反而又冷清很多。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可能是人类历史上平衡达到最棒的一个时代:大部分的病医院都能治愈,每天都能吃饱,地球上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大房子,绝大部分自然灾害都与我们无关,看不完的书、电视剧,.......
别忘了,因为高度未知,本世纪还有很大可能性会变得特别特别糟糕!
最后再送上一个比喻:这个时代的我们,就像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独自一人在家,摸出无意捡到的打火机,于是在家里实验性的左点点,右点点,还不停的左边捂灭一点,右边捂灭一点,然而因为无知,此刻家里已到处是火苗......
(完)
推荐阅读: